You are here

181114 不爭不辯的修養

在人生的道路上,經常會遇到被人誤會、被人寃枉的事情,但卻又常常陷於有理說不清,含寃莫白的困境,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,很容易從此放棄一切,甚至以死來表明自己的清白。這樣的劇情,無論台劇、韓劇,甚至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這樣的戲碼在上演,可見得,做人真是難啊!

在國泰信託上班時,電腦部有一位同仁被寃枉偷竊信用卡部的卡片並盜刷購物,若非當時有位馮姓的同事出面聯合電腦部同仁與公司力辯,並積極與信用卡部同仁到百貨公司站崗,終於抓到真凶得以洗清寃枉,否則被寃枉的同事真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。
公都子曰:外人皆稱夫子好辯,敢問何也?
孟子曰:予豈好辯哉?予不得已也。
孟子為何好辯?是為了社會的公義而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辯。
最近因為九合一選舉,各種抹黑的手段都有,相信被寃枉的人也很難說清楚、講明白,真是有苦難言,有寃無處訴。
最近無意間看到一張台北龍山寺關聖帝君的籤詩:公孫弘白衣三公,上上籤,籤文寫著:
五十功名心已灰,
那知富貴逼人來,
更行好事存方寸,
壽比岡陵位鼎台。
公孫弘年輕時家裡很窮,在海邊放豬,40歲學春秋,60歲時因漢武帝廣召天下賢良人士,被徵為博士,76歲成為當朝宰相,封為平津侯,生活依然十分儉樸,但卻被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,批評他位列三公,俸祿優厚,卻只蓋普通棉被,只吃一道葷菜,實質上是沽名釣譽,目的是為了獲得儉樸清廉的美名。
漢武帝問公孫弘:汲黯所說的是真的嗎?
公孫弘回答說:及黯最了解我,今天他當面指責我,我位列三公卻只蓋棉被,生活和普通百姓一樣,確實是故意裝清廉以沽名釣譽。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,陛下怎麼會聽到這種批評呢?公孫弘面對汲黯的指責,一句也不辯解,還全部承認,這是何等的智慧,他的坦然面對,反而讓漢武帝和滿朝文武更加的尊重他。
人只要行得正,不必辯、不必爭,公道自在人心,因此,老子也說: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巧言令色並不是真正的才能,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為的最高境界。人生的修行重在於行,而不在於辯。品行端正,行事正直的人,不辯自明,因為大家有目共睹,老子所謂“為而不爭”也不是完全不要去爭,而是不要唇槍舌劍的去爭,而是要有智慧的爭,有品德又有能力的領導人不需與人辯論什麼,只需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和清白。
聖經羅馬書12:17說:不要以惡報惡,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。18.若是能行,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。19.親愛的弟兄,不要自己伸寃,寧可讓步,聽憑主怒,因為經上記著:主說“伸寃在我,我必報應”。
詹俊裕寫於
20181114

Add new comment

Plain text

  • No HTML tags allowed.
  • Web page addresses and e-mail addresses turn into links automatically.
  • Lines and paragraphs break automatically.
CAPTCHA
情非得已,網路蟑螂橫行,必須確認您是友善的訪客,麻煩之處,尚請見諒
Fill in the blank.